作者: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王小鹏
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未来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中国未来发展勾画了新图景。翻开历史的画卷,可以发现,中国已经制定并顺利实施了12个五年规划(计划),第13个五年规划也即将如期完成。以五年规划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凸显着政党领导下“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
第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在远大理想和党的历史使命导引下,坚持最高纲领与阶段性纲领相统一,立足中国实际,科学制定出国家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和战略规划,全面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我国发展始终在社会主义轨道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就提出了国家发展的现代化议题;改革开放时期,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行了全面描绘;进入新时代,现代化强国的蓝图愈加丰满。以百年计、以三十八戒体育年计、以十五年计、以五年计,国家发展的目标日益清晰,五年规划正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党的宏观目标体系的具体化、对党的长期战略步骤的具体化。党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制定规划、全国人民审议通过规划,规划最终上升为国家意志。五年一个规划,五年一个台阶,五年规划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性的引导,引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方向上呈现出接力式、积累式、跃升式的发展。这种中国式的目标规划,凸显了中国管方向、定战略、谋长远的能力。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标题指出的,“一些国家还在为下周工作安排冥思苦想,中国已敲定未来15年发展规划”。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保持着持续性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节奏,这与一些投机者执政下国家发展的无序状态、短期主义、长期停滞形成鲜明比对。
我国国家治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党和国家在编制五年规划过程中会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制定过程的民主化、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制定是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识型”民主的显著优势。
习领航掌舵,亲自领导“十四五”规划编制。他强调,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了文件起草组,习担任组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习先后主持召开2次中央政治局会议、3次中央会会议、2次起草组会议八戒体育,研究审议规划《建议》稿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对编制工作做出多次重要指示我们的优势,强调要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先后主持召开7场问计座谈会,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意见和建议。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建议稿在征求党内意见、听取党外意见基础上,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366处,覆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546条。“十四五”规划编制充分吸收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实现了党的意志与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形成国家治理的“中国之智”。这种坚持上下汇聚、内外贯通的决策方式,能真正做到集中智慧办好事。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为少数人谋利益,还是为多数人造福八戒体育,这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价值观的根本标准,也是辨别一个社会形态性质的根本尺度。中国始终恪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人民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主体、共享主体、评判主体。习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纵览13个五年规划的历程,从让人民吃饱穿暖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贯穿其中,这充分彰显了我国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
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和路线图,“十四五”规划印刻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规划《建议》中,“人民”一词出现了46次,成为发展规划的核心表达。在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规划《建议》以党的全会文件形式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目标。《建议》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写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之一。《建议》在“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并为此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五年规划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科学解答了“发展为了谁”这一根本命题,让人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受益者,从而全面超越了“以资本为中心”、发展“见物不见人”、多数人被剥削而少数人获益的资本主义发展逻辑,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最大的优越性。
全会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针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制定出了一份高水平的规划建议,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相信,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国一定能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构建起新发展格局,使目标规划不断转化为客观现实,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以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制度保障研究”(SQ2019-MY12)和四川大学创新火花项目库项目“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研究——基于政党中心主义的新视角”(2019hhf-13)的阶段性成果)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全面把握“十四五”规划建议的重大意义和亮点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趋势,高质量完成地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破题“十四五”,以国内大市场促进大循环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八戒体育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八戒体育,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进行一些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使得我们的整个发展模式、增长机制和分配机制更加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形态,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中国从贫穷到小康再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逻辑。实现共同富裕要致力于三个方面:一是上不封顶,二是要保底,三是要扩中。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如愿地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让每个人都能体面地享受生活和追求幸福。
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之间的“基因身份证”。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刻、准确地理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要准确认识和适应全球政治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变化,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顺应历史进程谋求战略创新,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地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让每个人的能力、人的丰富性得到全面提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电话:400-123-4567
传 真:+86-123-4567
手 机:13800000000
邮 箱:admin@jlkbfe.com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