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近年来,贵港市港北区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该产业是如何在当地实现规模从小到大、品牌从无到有、链条从短到长的飞跃?又是如何利用东博会平台实现产业提质升级的?
黄英梅:新能源电动车产业作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风口期的朝阳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前景良好。近年来,港北区提前谋篇布局,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实现了新能源电动车产业规模从小到大、品牌从无到有、链条从短到长的飞跃,已成为西南、华南地区产业、品牌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2015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提出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计划在“十四五”末及未来实现新能源电动车“311”目标。同时,我们还出台了《推进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关于支持汽车及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组建了工作专班,落实了特派员服务企业制度,统筹推进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提档升级。
二是坚持招大引强。我们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瞄准全国排名前二十的电动车企业、全国前十的配套企业等,突出产业链招商,持续招大引强。目前全区签约引进爱玛八戒体育、绿源、台铃、立马、欧派、五星钻豹等电动车整车及配套企业累计100多家,形成了年产500万辆两轮电动车、50万辆三轮电动车、500万台(套)零部件的产能,本地配套率达80%,已经成为全国第四大电动车生产基地。
三是坚持优化环境。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区长服务企业接待日”等活动,成立帮办中心,组建工作专班,选派工业特派员,为电动车企业落地投产提供“妈妈式”服务。积极引进广西新能源电动车质检中心、广西电动车行业协会,不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今年上半年,电动摩托车及脚踏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45.3%,货值同比增长143.7%。
中国—东盟博览会为我们搭建了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平台。作为进军东盟市场的要地,我们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充分利用好平台优势,加速市场开发,大力宣传推介港北特色产业。特别是我们紧抓“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战略发展机遇,在东博会期间连续5年组织电动车企业参加广西新能源汽车电动(三轮)车及零配件博览会。2021年起成功将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纳入中国—东盟博览会常设性活动,并圆满举办了首届论坛,打响了“好电车,贵港造”的品牌。
新华网:贵港市港北区连接珠江三角经济圈、东盟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是广西重要的区域性水陆综合交通枢纽。随着广西开放合作的进一步扩大,未来港北区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下一步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黄英梅:港北区位于广西东南部,处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核心交汇点上,是承东启西、连接东盟的重要区域通枢纽,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八戒体育,在广西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几年,我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着力打造审批少、流程优、体制顺、机制活、效率好、服务好的营商环境,2019—2020年港北区连续两年获评“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称号;今年7月,在《2021年广西县域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港北区在111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凭借优良的营商环境,港北区成为一块投资兴业的宝地、一片商机无限的热土。
广西立足“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独特区位,高水平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积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抢抓RCEP生效实施机遇,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这一系列举措将给港北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带来重大机遇,必将有力地提升港北区全方位开放水平。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港北区将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狠下功夫,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精准招商引资。全面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主动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紧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坚持落实“一把手”“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引一批“填空式”企业、落地一批“补充型”项目,带动引进一批前沿技术我们的优势、高端人才和优秀团队,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
二是加快产业发展。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动电力、冶金、制糖、化工和造纸加工等五大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全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根本举措,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妈妈式”服务,继续落实处级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工作制度,聚焦企业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系统服务、精准服务、联动服务,全力以赴助企纾困解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倾情打造“办事不求人、办事少花钱、办事省时间”营商环境。
电话:400-123-4567
传 真:+86-123-4567
手 机:13800000000
邮 箱:admin@jlkbfe.com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